醫師瘋打高球 扭腰造成椎間盤突出 神經減壓手術助重返球場

世大運掀起全台運動熱,高爾夫球賽事24日登場,熱愛打小白球的陳醫師,球技直逼選手等級,閒暇常前往高球場揮桿,日前打完球回家洗澡時,聽見「啪」一聲,立覺腰部劇痛,接著便跌坐在地,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椎間盤突出,經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手術取出碎裂組織,才順利恢復行走,嚇得他直呼:「不敢再如此瘋狂打球啦!」

陳醫師為高球愛好者,平時除了在國內下場揮杆外,也會利用休假日與球友飛往上海、廣州等地球敘,每週則都保持二至三天的自我練習,體能始終保持在巔峰狀態,外型更有如40多歲,讓同儕十分羨慕。

但陳醫師上月某天打球完回家,正準備洗澡休息時,突然感覺腰部疼痛,跌坐地上遲遲站不起來,經由家人攙扶起身,疼痛感卻始終沒有消逝,這才驚覺事態嚴重,經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椎間盤突出,不得不住院開刀休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患者為第5腰椎與第1薦椎之間爆裂型的急性椎間盤突出壓迫腰椎神經,因而引起劇烈坐骨神經痛,經施以內視鏡神經減壓手術,在內視鏡的協助下切除突出的椎間盤,解除患者神經壓迫後,患者休養一天後,便立即回到工作崗位。

林志隆介紹,椎間盤猶如避震器,為連接兩椎體之間的盤狀纖維軟骨結構,使脊椎可以在適當的角度間活動,隨著年紀增長,椎間盤水份含量降低,導致彈性減少,當脊柱因彎腰搬運重物、長時間彎腰工作、瞬間扭腰,或車禍外傷等原因受力時,會使椎間盤外圍纖維慢慢突出或破裂,當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壓到神經,就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林志隆指出,椎間盤突出的症狀為下背部疼痛、坐骨神經痛、腿部肌肉痙攣、無法彎腰或直立等,以個案來說,因他長期重複扭腰旋轉動作,使脊椎產生不可逆的傷害,而容易對脊椎產生傷害的運動包括高爾夫球、舉重、體操、摔角、羽毛球、網球等,所以從事這些運動應適量,才能永保脊椎健康。

林志隆提醒,因久坐、久站、搬重物等動作容易傷害腰部,建議民眾平時可加強核心肌群,以提升腰部穩定度,平時也應避免翹二郎腿、窩在沙發上、單手提重物等動作,並盡量穿著平底鞋或運動鞋,才能有效預防椎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