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對於疼痛的感受度和反應不同,術後疼痛通常從麻醉甦醒那一刻開始,疼痛的緩解,不只讓病人感覺舒適,更能盡早多活動,讓腸胃蠕動變佳,有利於排氣及恢復進食與體力,當病人身心呈現放鬆狀態,血液流動自然順暢,也能幫助傷口快速復原。
因此,醫師會根據手術方式、部位、感覺疼痛的程度與恢復階段,決定術後止痛的藥物及劑量。常見的止痛方式如下:
- 若是手術採取微創方式譬如內視鏡或是機器手臂等方式,因為傷口很小組織破壞很少。一般手術後只要口服一些止痛藥就可以達到術後止痛的效果。若是傷口比較大或者是重大器官的手術,口服止痛藥可能不能完全達到術後止痛的效果,這種情況下就要配合其他靜脈或神經阻斷的方式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 靜脈注射法
使用的藥物大多為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成癮性止痛藥、鎮靜劑等,可將藥物直接透過點滴注射線注入靜脈中,雖然作用時間快,但藥效時間短,且經常出現嗜睡、暈眩、嘔吐、呼吸減緩等副作用。 - 神經阻斷劑
將細微膠管置放於腰背椎柱的硬膜外腔,透過低濃度的神經阻斷劑,得到止痛效果,適合用於下肢、腹部、胸部手術後的嚴重疼痛,無痛分娩亦是使用此方法。 - 病患自控止痛法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由病人自行感覺疼痛的變化,當疼痛時,只要壓一次按鈕,即有一定的止痛劑量輸入病人體內。PCA給藥幫浦設有安全控制,短時間內不會重複給藥,累積的藥量也可以控制在安全範圍內,讓病人能自行及時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