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雞蛋殼能治脊髓空洞症? 醫生駁斥:太離譜 千萬別誤信

網路謠傳脊髓空洞症患者只要每天早晚服用磨碎蛋殼,半年左右即可治好疾病,甚至還言之鑿鑿,舉出多例康復個案的故事,但國內治療脊髓空洞症權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這類偏方根本是無稽之談,完全不足採信,建議有類似症狀的患者應務必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後悔莫及。

網路謠傳,罹患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的患者,若不想開刀治療,可取適量紅皮雞蛋的蛋殼,洗乾淨並晾乾後研成粉末,每天早晚各吃1勺,還強調雞蛋殼一定要晾乾,不能焙乾宣稱只要堅持服用,半年即可見效,讓許多飽受病痛所苦的患者十分疑慮,詢問醫師:「真的可以不用開刀就治好嗎」?

林志隆主任對此謠言表示:「太離譜」,他指出,脊髓空洞症為脊髓內積水壓迫神經,引起有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頭痛、脖子痛,甚至有肢體無力等症狀,且會逐漸加重,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四,發病原因多為先天性後顱窩狹窄及外傷、腦膜炎後遺症或脊椎腫瘤所引起,一般都透過神經外科醫師開刀治療,「蛋殼治病的偏方完全不值得採信」。

另外隨著醫療水準日新月異,傳統的脊椎空洞症手術,是在脊椎積水的部份插入一小截管子,讓水從管子流出去,林志隆則新創「空洞-第四腦室」引流手術,藉由在第四腦室和脊椎連接的部份插入引流管,讓整條脊椎的積水從引流管流出去病人術後不但能盡速回歸正常生活,且不易有後遺症。  

他強調,由於脊髓空洞症患者長期飽受疼痛所苦,加上恐懼開刀出現後遺症,因此會上網蒐集各種非正統的治療方法,例如吃草藥、國術推拿等,但卻往往因而延誤就醫時機,等到病情加劇,不得不到醫院求診時,症狀已經十分嚴重,即便動手術,預後狀況也不佳,呼籲民眾若發現長期頭痛、手腳麻木、無法久站等,都應該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