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就會手痠背疼 直到手部開始萎縮 發現是脊髓空洞症作祟 

台中一名55歲事業有成的鄭姓老闆,七年前一場感冒,導致雙手痠麻,無法入睡,爾後只要有點小感冒,都會出現同樣的症狀,甚至背部也疼痛不堪。

鄭先生尋訪上百家醫院,都只得到「腰酸背痛」的診斷結果,卻遲遲找不出真正原因,直到近期鄭先生左手開始萎縮,起初以為是工作太勞累所致,隨後發現問題越來越嚴重,便聽從友人的建議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經仔細檢查,確診為「脊髓空洞症」。

鄭先生到診時說,過去七年,自己試過推拿、針灸、復健、鬆弛劑,但都沒有用,每當手部和背部的痠疼一發作,那種痛楚,簡直要人命,而他發病前很喜歡騎腳踏車,卻因左手逐漸萎縮,連做一個簡單的剎車動作都有困難,只好放棄這項興趣。

鄭先生的脊髓空洞症是因腫瘤引起的,從核磁共振的報告中可以看到鄭先生的脊椎長了一顆1公分左右的腫瘤,因重複性的出血,造成神經沾黏,以致形成4.4公分左右的脊髓空洞,若不及時治療,恐怕會有癱瘓的危險。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包括發育異常、脊髓外傷、脊髓神經膠質細胞瘤、囊性病變、脊髓蛛網膜炎等,而「脊髓空洞」是指脊髓內形成管狀空腔和膠質增生,此疾病好發於頸部脊髓,以30至50歲的男性最為常見。因病程緩慢,患者會先感到手部肌肉萎縮無力,以及感覺變得遲鈍,伴有脊柱畸形、肢體癱瘓、無法順利進食等狀況。 

神經外科團隊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決定採取微創手術,在顯微鏡的輔助下操作,配合最新的神經導航系統及術中神經監測,從脊髓背部進入,把整個腫瘤切除。手術中不太會損傷周圍重要的結構,手術後傷口僅有5公分,5天後便出院,且術後恢復良好,不再為背痛所苦。